新闻动态

与台阶无关,并非中国不肯帮忙,而是俄罗斯捅的窟窿,实在太大了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9:58    点击次数:148

2022年2月,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全面进攻,战争的开端如同许多人预料的那样,充满了力量悬殊的对比。大家都以为俄罗斯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乌克兰,甚至有人预测这场战争可能在几周内结束。

而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,乌克兰不仅没有被击败,反而在战场上逐渐掌握了主动权。这场战争为何会发展成拉锯战?俄罗斯这个“战斗民族”为何陷入如此困境?乌克兰又是如何在夹缝中反击的?

战争的开端:谁也没想到的反转

2022年2月24日,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展开“特别军事行动”。从一开始,俄罗斯的气势就非常嚣张,甚至连莫斯科的媒体都开始讨论“战后如何重建乌克兰”的问题。

而乌克兰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迅速崩溃,反而展开了顽强抵抗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更是化身“战时英雄”,不仅拒绝了西方国家提供的撤离方案,还在基辅街头录制视频,向全世界宣告:“我在这里,我们不会投降!”

泽连斯基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,要知道,这位乌克兰领导人在当总统之前,竟然是一名喜剧演员。谁能想到,这样一个在荧幕上以搞笑形象示人的人,居然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?

更让人意外的是乌克兰军队的表现。面对装备精良的俄军,乌克兰不仅守住了基辅,还在哈尔科夫、赫尔松等地打出了漂亮的防守战。

为什么战争成了一场拉锯战?

这场战争的开局是俄罗斯的“闪电战”,但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。那么问题来了:俄罗斯为什么没能赢下这场战争?

乌克兰能够在战争中坚持下来,除了自身的顽强抵抗,西方国家的援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尤其是美国,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“幕后军师”的角色。

美国不仅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,还在情报方面给予了巨大支持。一些媒体爆料称,美国的卫星监控系统几乎实时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俄军的动向信息。

这种“科技外挂”让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如虎添翼,屡次打击俄军的重要目标。例如,俄罗斯的S-400防空系统被乌克兰精准摧毁,这背后就少不了美国的情报支持。
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
除了美国,欧洲国家也对乌克兰进行了大量援助。英国提供了反坦克导弹,德国向乌克兰交付了“豹式”坦克,波兰更是直接充当了武器运输的中转站。虽然这些援助一开始显得零散,但随着战争的深入,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援助体系。

当然,西方的支持并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。他们还对俄罗斯施加了严厉的经济制裁。尤其是在能源领域,欧洲国家迅速减少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,而美国则通过增加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供应,帮助欧洲渡过了能源危机。

俄罗斯的困境:内部问题和国际孤立

相比乌克兰的“越战越强”,俄罗斯的处境就显得非常糟糕了。

西方国家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,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。许多俄罗斯企业因为缺乏西方的芯片和零部件,生产能力大幅下降。一些媒体报道,俄罗斯甚至不得不从伊朗进口无人机,这种“掉价”的行为让人唏嘘不已。

俄罗斯的军工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隐患,苏联解体之后,很多军事工业基地都被废弃了。现在,俄罗斯的许多武器装备依然是20世纪的老旧产品,比如T-72坦克。在面对乌克兰的现代化武器时,这些装备显得非常吃力。

更糟糕的是,俄罗斯在国际上变得越来越孤立。就连一些传统盟友,比如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,也开始疏远俄罗斯。甚至在联合国的一些表决中,这些国家也没有站在俄罗斯一边。

在这场战争中,中国的态度备受关注。作为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伙伴,中国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与俄罗斯“绑在一起”。相反,中国采取了一种相对中立的态度,既没有对俄罗斯进行公开支持,也没有加入西方国家的制裁行列。

中国的态度实际上非常微妙。一方面,中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大量能源,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;另一方面,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美国家,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,中国对西方的依赖非常大。

因此,中国在俄乌战争的问题上一直在小心平衡,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。

战争的未来:会如何收场?

目前来看,这场战争的结局依然充满不确定性。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和军事压力越来越大,如果继续拖下去,很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困境。

无论如何,这场战争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。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大幅下降,乌克兰则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“抗俄英雄”。

乌克兰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,但他们的反攻也需要依赖西方的持续支持。如果欧美国家因为其他原因减少援助,乌克兰的处境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。